
一根红绳,三缠两绕,一种祝福,千编万结。中国结是中国民俗文化中的一个独特事项,它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髓,其文化底蕴源远流长。“绳结”这种具有生命力的民间技艺也就自然伴随中国人的美好心愿流传至今了。中国结就像中国的书画、雕刻、陶瓷、菜肴一样渗透着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很容易被外国人辨认出来。
中国结的来历之中有千千结
中国结渊源久远,始于上古,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据史载,上古人们结绳记事,这种表意性的绳结,与其后出现的象形文字应该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我们可以断定,上古用于比拟记事的绳结,正是“中国结”的滥觞。
据文字记载:“女娲引绳在泥中,举以为人”,又因绳像蟠曲的蛇龙,故龙神的形象在史前时代是用绳结的变化来体现的。宋代有位词人写过“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这句诗中的“结”则代表了人的一种思想感情,象征着青年男女的缠绵情思,因此,“结”在经过漫长的演变过程中,被人们赋予了各种情感愿望,在汉语中也相继出现了与之相关的词语,如“结义、结拜、团结”等,而后所出现的同心结则代表了男女间的爱情信物,同时也有了“结发夫妻”的说法。
中国结的文化内涵
中国结,它身上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正是中华古老文明中的一个文化面;它有着复杂曼妙的曲线,却可以还原成最单纯的二维线条。它有着飘逸雅致的韵味,出自于太初年代人类生活的基本工具。它是炎黄子孙心连心的像征。中国结由于年代久远,其历史贯穿于人类史始终,漫长的文化积淀使得中国结渗透着汉民族特有的、纯粹的文化精髓,富含丰富的文化底蕴。“绳”与“神”谐音,中国文化在形成阶段,曾经崇拜过绳子。据文字记载:“ 女娲引绳在泥中,举以为人。”又因绳像蟠曲的蛇龙,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龙神的 形象,在史前时代,是用绳结的变化来体现的。“结”字也是一个表示力量、和谐, 充满情感的字眼,无论是结合、结交、结缘、团结、结果,还是结发夫妻,永结同心,“结”给人都是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结”与“吉 ”谐 音,“吉” 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福、禄、寿、喜、财、安、康无一不属于吉的范畴。“吉” 就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主题,“绳结这种具有生命力的民间技艺也就自然作为中国传统 文化的精髓,兴盛长远规划,流传至今。”
中国结,把我们同祖先思绪相连;中国结,使我们与古人情意相通。正可谓是: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中国结之服饰之结
纵观中化服饰五千年的历史便会发现,从先民用绳结盘曲成“S”形饰于腰间开始,历经了周的“绶带”,南北朝的“腰间双绮带”等等一直到明清旗袍上的“盘扣”及荷包、玉佩等,各种服饰及饰品上无不显示了“结”在中国传统历史上的应用之广泛。
中国结的寓意
双蝶结——比翼双飞
团圆结——团圆美满
双全结——儿女双全
繁翼磐结——磐石如山
寿字节——人寿年丰,寿比南山
磐 结——吉庆祥瑞,普天同庆
戟 结——前程似锦,升官晋级
法轮结——如论转行,弃恶扬善
盘长结——回环延绵,长命百岁,相依相随,永不分开